摩擦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生产活动、生活以及生命活动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如果没有摩擦,人们将寸步难行;车辆行驶会失控,房屋也无法建造,人类的衣、食、住、行都成问题。物体只要有相对运动,就会产生摩擦。显然,人类不能生存在一个没有摩擦的世界里,正如不能生存在一个没有万有引力的世界一样。尽管人类离不开摩擦,但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和技术,摩擦学却还远远没有被社会所认识。
国外统计表明,摩擦消耗掉全世界1/3的一次性能源,而80%的机器零部件都是因磨损而失效。前几年,美、英、德等工业发达国家每年因摩擦、磨损造成的损失约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NP)的2%-7%。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大力发展摩擦学可显著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善生态环境,因而近年来摩擦学日益受到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位居世界第二的能源消费大国,有人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很可能超过美国将成为位居世界上第一的能源消费大国。去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47%,到2010年将接近61%,这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为此,我国政府曾在“十一五”期间制定平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
而摩擦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正是摩擦、磨损和润滑,其主要任务就是要控制摩擦和磨损,改善润滑,以达到节能、节材、降耗和减排的目的。减少摩擦,可减少能耗,这不仅减少对石油资源的冲击,同时也意味着减少了CO2的排放,即减少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压力。而减少磨损,不仅可以减少材料消耗,也可减少进入生态环境中的各种导致人类癌症、生态中毒、酸化和土壤贫瘠的磨损颗粒。此外,应用环境友好的润滑剂和润滑技术可减少环境污染。显然,这些对提高当代以至后代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态系统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上可见,在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矛盾日趋尖锐,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摩擦学在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手段,它必将对我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出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